网站首页生活常识 >正文
新兴研究强调老鼠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一个重要但被低估的来源,强调需要改进策略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该研究由新西兰梅西大学的研究人员牵头,与奥克兰大学的生态学家和巴西的野生动物兽医合作,旨在评估小鼠群体中受感染小鼠的密度,并了解其对更大规模疾病传播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的患病率和密度都存在显著波动,并且意外发现这些指标的波动方向相反。首席研究员MarieMoinet博士表示,疾病动态不符合标准流行病学理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数据显示,无论老鼠密度如何波动,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风险仍然很大。即使在较低的密度下,大约每10只老鼠中就有9只被感染,这表明风险持续存在。
“此外,受感染的老鼠往往会游荡得更远,从而可能进一步传播疾病。提高对老鼠作为钩端螺旋体病源头的认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因为我们与老鼠的接触往往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密切。最近超市中发现老鼠的趋势很好地提醒了这一点。”
通过整合生态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该研究为野生动物疾病动态提供了新的见解,而老鼠作为疾病携带者在新西兰一直被低估。
由于老鼠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因此老鼠的数量往往不为人知,直到老鼠数量达到爆发水平。莫伊内博士说,这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但对这种疾病的误解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
“钩端螺旋体病病例和菌株历来与牲畜有关,这让人误以为它只是农民的疾病。接触受感染的哺乳动物尿液或受污染的水会带来重大传播风险,最近出现的病例中,家鼠携带着著名的Ballum菌株。
“缺乏认识为那些没有直接接触牲畜的人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尽管需要及时诊断,但仍会被误诊或得不到适当的治疗。”
感染者可出现多种症状,从无症状到严重,包括头痛、发烧、脑膜炎和肾衰竭。三分之二的已报告病例导致住院,平均住院四晚,其中一半的症状持续很长时间。早期诊断和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
“虽然目前针对钩端螺旋体病的控制措施是针对牲畜菌株的,但我们的研究强调需要制定针对啮齿动物相关菌株的策略。提高认识是缓解风险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医疗保健提供者而言,因为任何与老鼠接触的人,包括徒步旅行者、园丁和城市居民,都面临风险,”莫伊奈博士说。
这项研究在农场环境中进行了两年多,涉及人道诱捕和测试小鼠的钩端螺旋体。虽然研究重点是特定地理区域,但研究结果呼吁在城市环境中进行类似研究,以充分了解该疾病的城市环境。
JackieBenschop教授表示,研究表明需要采取综合策略来减轻钩端螺旋体病的风险。
“这些数据证实了之前将啮齿动物活动与疾病传播联系起来的发现,这表明需要更加重视啮齿动物的控制以保障公众健康。害虫控制措施不应局限于高密度时期,气候变化和我们最近的洪水事件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
版权说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 2024-07-25科学家首次公布新产甲烷生物群的实验证据
- 2024-07-24新研究提出利用堆叠地质更好地储存碳
- 2024-07-24制造116号元素的新方法为制造更重的原子打开了大门
- 2024-07-24塔可形节肢动物化石为了解第一批下颚动物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见解
- 2024-07-24研究发现蝴蝶可以积累足够的静电来吸引花粉而无需接触
- 2024-07-24科学家发现在深暗的海中寻找光明和配偶时雄性龙鱼会长出更大的眼睛
- 2024-07-23禽流感封锁期间鸟类需要娱乐
- 2024-07-23研究人员称章鱼和鱿鱼色素可增强防晒效果且不会损害环境
- 2024-07-23从燃气炉改用电炉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 站长推荐
-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