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飞网

网站首页生活常识 >正文

微小膝盖骨的多种进化方式可能帮助人类直立行走

开心的月饼 2024-09-11 08:56:28 生活常识

一项新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膝盖骨骼的进化可能对人类如何进化直立行走产生影响。

微小膝盖骨的多种进化方式可能帮助人类直立行走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93 种不同灵长类动物的外侧豆骨(一种位于膝盖内、大小如芝麻粒的骨头)的存在情况。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 B:生物科学》杂志上。

他们发现,虽然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有这些骨头,但在类人猿(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同属一类灵长类动物)中却往往没有这些骨头。

然而,人类的这种骨骼与大多数灵长类动物的进化方式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骨骼。研究人员表示,人类这种独特的豆骨进化路径可能指向一种进化变化,这种变化帮助人类祖先直立行走。

这项研究的作者、伦敦国王学院工程学讲师迈克尔·伯索姆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经常被误解的骨头可能在灵长类动物中以多种方式进化,而人类具有一种独特的进化形式,这种进化形式始于所有人科动物的起源。

“以新的方式使用这块骨头可能有助于早期人类,如南方古猿,从四肢行走进化为直立行走。”

外侧豆骨是位于膝盖后方的籽骨,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籽骨的出现率是正常人的两倍。籽骨和膝盖骨一样,是嵌入肌腱或韧带的小骨头,有时存在于哺乳动物的骨骼中,这意味着有些哺乳动物没有籽骨,但同一物种的其他哺乳动物却有籽骨。

尽管经过数百年的研究,人们对于籽骨的进化、发育以及为什么某些人有籽骨而其他人没有籽骨仍了解甚少。

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过去一百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利用统计模型来检查膝盖中三块籽骨(小骨、内侧籽骨和外侧籽骨)的存在。

科学家发现,拥有豆状小体的灵长类动物祖先也拥有豆状小体的可能性是普通动物的 50 倍。研究小组还发现,内侧豆状小体和外侧豆状小体几乎总是成对发育,只有人类等极少数情况除外,人类只有外侧豆状小体。

进一步分析表明,类人猿可能进化出一种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的生长豆状骨的方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可以长出外侧豆状骨而没有内侧豆状骨,而其他灵长类动物却不能。这可能将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这些骨骼是如何进化的这一研究联系起来。

人类大脑中“重新出现”的豆骨的独特进化途径可能指向一种帮助人类祖先直立行走的进化变化。

Berthaume 博士说:“我们知道,除了人类之外,在几乎所有其他情况下,灵长类动物都是成对发育出关节豆状骨的。我们还知道,灵长类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一定会影响这些骨骼的进化,那么为什么人类会有所不同呢?

“令人兴奋的是,这种‘脱钩’可能是适应性增强的标志,即身体中已经存在的某些东西开始被用于其他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双足行走。需要进一步研究豆骨的生物力学来证实这一点,但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版权说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标签:

站长推荐
栏目推荐
阅读排行